案例中心

空调的制造,大金空调原产地在哪里?

1、大金空调原产地在哪里?

大金集团自1924年创业以来,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家活跃在空调、制冷、氟化学、电子、油压机械等多种领域的跨国企业,特别在空调冷冻方面,产品种类达5000种之多,特别在空调冷冻方面,产品种类达5000种之多,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

早在2014年初,大金空调就开始把委托给中国珠海格力电器的部分供应日本市场家用空调产能回迁至日本滋贺县的大金工厂,当时称回迁量约在25万台。这次大金空调除了削减格力代工的产能,同时也将削减在华自主空调工厂面向日本市场的产能。

2009年2月18日,格力与大金共同宣布合作建立生产变频压缩机与精密模具工厂,当时达成了五个合作意向,其中一个就是大金委托格力生产面向日本市场的变频家用空调。2013年之前,大金委托给格力电器生产的家用空调年产能约在80万台,不过主要生产薄利、普及型家用空调产品。

据大金空调中国官网信息,大金空调目前在上海、惠州、苏州分别有3家生产基地。随着日元加速贬值,一方面大金把格力代工的产能削减回迁日本,另一方面也增加苏州工厂面向中国市场的空调产能。2015年度,大金计划把格力代工和苏州自家工厂的产能回迁约15万台。

大金中国相关负责人薛晓斌表示,大金集团始终重视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市场的长期持续发展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不断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推出各款产品,扩大中国生产基地的产能,并取得了逐年增长的业绩。

来源:百度百科-大金空调

来源:人民网-国产空调全面掌控中国市场

                                   

大金空调产地在日本。

自1924年成立以来,大金集团发展壮大,成为活跃在空调、制冷氟化学、电子、液压机械等领域,尤其是空调制冷领域的跨国企业,产品多达5000种,尤其是空调制冷,其市场份额在日本一直是第一。

大金空调的原产地是日本。大金电机株式会社(Daikin Industries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市的跨国公司,成立于1924年,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商之一。除了空调产品外,大金还涉足其他领域,例如化学、冷冻、润滑油等。

2、空调是什么材料制造成的

制造空调所用到的材料种类较多,大致说一下:

1、铜,空调中的管路系统绝大多数都是紫铜材质的,而管路上的阀件多度是黄铜材质的;

2、铝,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换热器翅片是铝质的;

3、钢,空调室外机的外壳、内壁支架,空调室内机的内部固定板等都是钢质的;

4、塑料,空调室内机的外壳、过滤网、风轮等等都是塑料的;

5、纸,空调机身上贴的产品铭牌、电气接线图,空调的说明书,空调的外包装箱等等都是纸质的;

6、还有一些就是材质更加复杂的部件了,比如主控制板、变频模块等等。

外机壳是钢铁和防锈涂料,压缩机是铝合金或铁制,里面的电机有铜线和磁铁,风扇电机是铁壳和铜线,磁铁,风叶金属或塑料,散热冷凝器(夏)或蒸发器(冬)是铝翅片和铜管。内机外壳是金属和塑料,电线和连接管是铜,过滤网是塑料,风轮塑料,电机是铁和铜线,磁铁,散热的蒸发器(夏)或冷凝器(冬)是铝翅片和铜管。

外壳是塑料加金属材料;元件是金属,电子产品,线路板,等等。

3、空调是怎么发明的?

空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的一位名叫威廉·亨利·哈里森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叫做“机械制冷”的技术,用于制造冰块。这项技术后来被应用到了空调的制造中。1902年,美国的一位名叫威利斯·哈维·卡里尔的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空调。他的空调使用了一种叫做“蒸发冷却”的技术,通过将水蒸发来降低室内温度。这种空调最初被用于调节纺织厂的湿度和温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调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现代空调使用了更加高效的制冷剂和更加智能的控制系统,使得它们能够更加节能、更加环保、更加舒适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空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美国工程师威利斯·哈维特博士是空调的主要发明者之一。他在1902年创建了第一个商用空调系统,用于降低纸张生产厂的湿度。

空调的发明与马蜂窝有关。1899年夏天,美国伊奇特公司的创始人威廉·坦普林被夏季高温和惊人数量的室内马蜂所困扰。他聘请了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威利斯·哈维特来解决这一问题。哈维特发现通过排气的方式使空气流动,室内的温度可以得到明显的降低。他进一步改善了原型设计并于1902年获得了首次专利。

空调是由美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卡里尔(Willis Haviland Carrier)于1902年发明的。卡里尔当时是一名员工,受其雇主布鲁克林印刷厂的委托,他需要开发一种能够稳定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设备,以保证纸张的质量。卡里尔通过使用冷却水滴和蒸发原理,成功地发明了第一台现代空调设备。空调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空调的发明历程如下:

4、空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早几天在CCTV10看见的

当时有个美国总统要动手术,但是当时温度都有30多度,不适合做手术,手术必须在20多度的情况下才能做,于是他们要求一位工程师做一个能控制温度的机器。

这位工程师想到空气压缩后会变冷,然后把压缩的空气在释放,就这样这位工程师成功利用压缩空气的方式成功的为总统的手术需要的温度,于是世界上第一台空调就诞生了。

自从1877年德国慕尼黑工学院教授林德,发明设计出第一台以氨为制冷工质的制冷机以来,一百三十年来,其制冷技术原理与工艺方法一直沿革至今,没有什么原则性的改进与变化。所不同的只是改换了制冷工质,由氨换成了氟里昂,目前又由氟里昂换成非氟制冷工质。尽管其间还有人发明了半导体制冷、磁制冷、吸收式制冷,现有制冷技术的主流技术,仍然是林德发明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技术。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的相态。蒸气压缩式制冷主要利用液态制冷工质相变成气态时,需要大量吸收汽化潜热的物理特性进行制冷。

医生把酒精涂抹在患者的皮肤上,液态酒精从患者身体上吸收热量后汽化挥发,患者马上感觉到清凉,这就是制冷。

制冷工质汽化时的蒸发温度与其蒸发压力密切相关。以水为例,在1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高原上的气压低于1个大气压,不到100℃时水就烧开了;做饭用的高压锅,达到1.2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也就上升到120℃左右。

液态制冷工质吸热汽化的过程,完全可以是一个自动发生的过程,制冷工程师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已经汽化的制冷工质蒸气重新液化。

林德发明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部件构成。四大件由联接管道串联成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内注制冷工质。

以氨为例,当蒸发器内的蒸气压力为1公斤/平方厘米时,液态氨在蒸发器内的蒸发温度为-33℃,制冷压缩机将氨蒸气从蒸发器吸走,并将其蒸气压力提高到20公斤/平方厘米。对应于20公斤/平方厘米的蒸气压力,氨气的液化温度为50℃左右。当气温低于50℃时,氨气通过冷凝器向自然环境排热,并重新液化。冷凝器内的液态氨经过节流阀自动降压,低压的液态氨进入蒸发器后再次从蒸发器所在空间环境吸热汽化,由此产生制冷效果并形成制冷循环。

现有制冷技术的主要弊端为制冷效率低,耗电量大,降温速度慢。

以现有市场畅销的低温箱产品为例,容积为250升的低温箱,其制冷压缩机的耗电功率为3千瓦。连续工作2小时,其空箱温度才能从常温降到- 40℃。其用电量为21600千焦,其有效制冷量为500千焦,能效比为500/21600,为1/50。50份电能,才能制取1份冷量。

空调工况的制冷效率虽然高一些,但是其耗电量仍然十分惊人。一个夏季下来,一户居民的空调电费可以高达数千元。一般收入的普通民众即使买得起空调,也交不起昂贵的空调电费。中央空调耗电量更高,一栋数万平方米的大楼,每天的空调电费可以高达3至5万元之巨。

由于空调耗电电费昂贵、制冷供冷成本高昂,现有空调设备严格限制新风通量。因此,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空调巴士,目前人们为了躲避炎热就必须呼吸陈腐空气。

现有制冷理论为制冷技术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由此酿成现有人工制冷技术的实质就是“热量搬家”。由于所有现有制冷产品的产热量都多于其制冷量,甚至大大多于其制冷量,因此就环境总效果而言,现有制冷技术与其说是制冷,不如说是制热。

现有制冷设备为了给室内供冷,必须向室外排热;为了向户内供暖,必须向户外排冷。蒸发器产生的制冷量主要就是蒸发器内液态工质汽化时吸收的汽化潜热。冷凝器排出的热量,不仅包括与上述汽化潜热数量相等的凝结热,而且还包括压缩机产生的机械热,驱动压缩机运转的电动机的电热。因此其制冷量小于其产热量。

将一台一面制冷、一面排热的窗式空调器放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房间的温度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升高。夏天家里摆放一台冰箱,就象摆放了一个小火炉。

夏季的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热岛。各家各户为了户内有个舒适的温度,都是一个劲地向户外排热。天气越热,越需要制冷。越制冷天气又越热。

现有制冷技术的全部科学原理与理论公式,就是卡诺原理及其公式。卡诺原理认为:制冷机械的制冷效率与制冷系统中的冷、热两个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ε=To/Tk-To

式中ε为制冷效率,To为低温热源的温度,即蒸发温度;Tk为高温热源的温度,即冷凝温度。

卡诺逝世于1832年。45年后,即1877年,第一台可供实际使用的氨压缩制冷机才问世。

常识告诉我们:理论是对实践的概括与总结。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现有制冷理论先于制冷实践45年。先于实践的现有制冷理论引领现有制冷技术进行“热量搬家”,步入天气越热越需要制冷,越制冷越热,越热越难以制冷的恶性循环。

1902年7月17日,卡里尔这名才从康奈尔大学毕业一年的年轻人,在“水牛公司”工作时,发明了冷气机。但最初发明冷气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是为一些死物服务。

空调的发明被称为制冷之父的英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有的地方译作开利)于1902年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美国纽约的一个印刷商发现温度的变化能够造成纸的变形,从而导致有色墨水失调,该空调系统就是为他设计的。卡里尔的专利1906年得到注册。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即先吸热气化再液化放热)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空调

美国 空调已有百年历史,说起空调我们不应该忘记它的发明者,被称为“空调之父”的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 , 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四季如春的气候。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 , 美国人 ,1876 年 11 月生于纽约州 ,24 岁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后 , 供职于制造供暖系统的布法罗锻冶公司,当机械工程师。 1901 年夏季,纽约地区空气湿热,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萨克特·威廉斯印刷出版公司由于湿热空气生产大受影响,油墨老是不干,纸张因温热伸缩不定,印出来的东西模模糊糊;为此 , 印刷出版公司找到了布法罗锻冶公司,寻求一种能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设备。布法罗锻冶公司将此任务交给了富有研究精神的年轻工程师卡里尔。卡里尔想:充满蒸汽的管道可以使周围的空气变暖,那么将蒸汽换成冷水,使空气吹过水冷盘管,周围不就凉爽了;而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让水珠滴落,最后剩下的就是更冷、更干燥的空气了。基于这一设想,卡里尔通过实践,在 1902 年7月17日给萨克特·威廉斯印刷出版公司安装好了这台自己设计的设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世界上第一台空气调节系统 ( 简称空调 ) 由此产生。值得一提的是,空调发明后的最初20年间,享受空调的对象一直是机器,而不是人,主要是用于印刷厂、纺织厂。

空调“之父”是谁呢?他当初为什么要发明空调?

5、空调是如何制造冷空气的

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你的问题,谢谢。